你知道吗?在亚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在加密货币领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不仅仅关乎政策,更关乎贫富差距的演变。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探索这个话题,看看日本加密货币如何影响着贫富差距。
日本:拥抱加密货币,贫富差距加剧
在日本,加密货币可是合法的支付方式哦!从2016年5月起,日本就将加密货币和其他币种作为合法接受的支付方式。2017年4月,《地方支付服务法》生效,确认了加密货币为一种支付形式,并概述了地方对于加密货币交易所和ICO的监管措施。
这种拥抱加密货币的政策,却让贫富差距在日本进一步加剧。日本将加密货币视为财产,依据《支付服务法》(PSA)和《金融工具和交易法》(FIEA),加密货币收益作为杂项收入征税。如果在上一财政年度购买或出售加密货币,并且收入超过200,000日元,则需要申报加密货币总额缴纳税款。日本对包括杂项收入在内的收入实行累进税率制度。根据个人的所得税等级,税率在5%到45%不等。除此之外,所有税率均适用10%的强制性居民税。因此,日本的有效税率在15%至55%之间,个人最多可缴纳其收入的55%的税款。
这就意味着,那些在加密货币领域赚得盆满钵满的人,需要缴纳高额的税款。而那些收入较低的人,则可能因为税收负担较轻,而享受到更多的收益。这种情况下,贫富差距自然就进一步扩大了。
韩国:严控加密货币,贫富差距有望缩小
与日本不同,韩国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可谓是相当谨慎。韩国政府目前尚未将加密货币视为法定货币,不认可其作为一种支付方式。2017年以来,各种形式的代币发行均被禁止。自2022年Terra倒闭后,韩国宣布成立数字资产委员会,以加强数字资产监管,并加速加密货币立法。目前,韩国采取非常密集的加密监管措施。
这种严控加密货币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韩国的加密货币税制包含两种类型:第一种税是资本利得税,对出售加密货币的利润征收;第二种税是所得税,对加密货币挖矿或交易活动征收。税率均取决于收入水平,按照不同的等级从6%至42%不等。但如果从加密货币投资中获得的利润低于一定数额,可能免缴任何税款。
这种税收政策,使得那些在加密货币领域赚得盆满钵满的人,需要缴纳相应的税款。而那些收入较低的人,则可能因为税收负担较轻,而享受到更多的收益。这样一来,贫富差距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缩小。
安倍经济学:货币宽松,贫富差距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推行安倍经济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安倍经济学主要包括货币宽松、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战略。这种政策却让贫富差距在日本进一步加剧。
安倍经济学中的货币宽松政策,使得日本股票价格上升,国内贫富差距扩大。据日本共同社报道,2013年,日本年收入200万日元以下的劳动贫困阶层为1120万人,较上年增加了约30万人。另一方面,据瑞士瑞信银行统计,2014年日本资产超过约1亿日元的富裕阶层较上年增加9万人,达到273万人。
这种情况下,贫富差距在日本进一步扩大。贫困阶层的增多意味着税收减少和消费能力低下,无异于削弱国力。
量化宽松:副作用明显,贫富差距加剧
在全球范围内,量化宽松政策也引发了贫富差距的扩大。以日本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但并未达到期望目标。而这副药方也留下副作用,最为明显的莫过于贫富分化加剧。
据Kitao&Yamada(2019)测算,1994—2013年间,仅财富水平前40%的居民实现了财富增值,且财富水平越高增长幅度越大。前10%的居民财富累计增长26.1%,后20%的居民财富反而缩水47.2%。
这种情况下,贫富差距在日本进一步扩大。贫困阶层的增多意味着税收减少和消费能力低下,无异于削弱国力。
日本:欲成世界比特币之都
面对经济停滞,日本铤而走险,欲成为世界比特币之都。据英国《每日快报》网站报道,日本仍然欢迎加密货币投资,希望成为世界第一个将加密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加以推广的国家。
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加密货币在日本年轻投资者中尤其受欢迎,因为日本利率多年来保持在极低的水平,传统资产投资回报很低,而加密货币有可能带来丰厚收益。
加密货币在日本也遭遇了黑客攻击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