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银行加密货币报告,风险、机遇与监管挑战

小编

你知道吗?最近央行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专门探讨了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的监管进展,尤其是香港在加密资产合规进程中的创新举措。这可是个热门话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球加密货币监管:多国动作频频

在全球范围内,加密货币的监管步伐正在加快。美国、欧盟、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政策,对加密资产进行规范。

美国:虽然对加密资产的态度一直较为谨慎,但美国在监管方面还是有所动作。2018年至2023年,美国否决了20多个现货比特币ETF的申请。在2024年1月,美国批准了比特币现货ETF上市,这无疑为加密货币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欧盟:欧盟批准了《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建立了全球首个监管完整且清晰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该法案于6月30日部分生效,12月30日全面实施,标志着欧盟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英国:英国加速虚拟资产立法步伐,颁布了《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将加密资产纳入法案监管范围,进一步强化了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

新加坡:新加坡发布了《稳定币监管框架》,明确了受监管的稳定币范围和发行人条件,为稳定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日本:日本制定了《资金结算法案》,将稳定币的发行人限制在持牌银行、注册转账代理机构和信托公司等机构,确保了稳定币市场的健康发展。

香港加密货币监管:创新举措引关注

在众多国家和地区中,香港的加密货币监管举措尤为引人注目。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加密资产分类监管:香港将虚拟资产分为证券化金融资产和非证券化金融资产两类进行监管,为加密资产市场提供了明确的分类标准。

“双牌照”制度:香港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运营者执行特色“双牌照”制度,分别适用于《证券及期货条例》和《打击洗钱条例》监管和牌照制度。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机构需向有关监管部门申请注册牌照方可运营。

客户监管:香港要求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将加密资产交易所纳入日常客户监管范畴,确保客户资金安全。

稳定币监管:香港政府非常关注稳定币的发展,并积极推动相关立法。计划引入新立法,而非修订现有立法,如《支付系统及储值支付工具条例》或《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拟议设立的稳定币监管制度仅适用于法币挂钩稳定币(FRS),即与一种或多种法定货币保持相对稳定价值的加密保护数位形式价值。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报告中也提到了中央银行数位货币的发展,为香港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全球监管动态:报告指出,鉴于加密资产对金融体系稳定可能产生外溢风险,各国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加密资产的监管力度。目前全球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对加密资产出台禁止规定,部分经济体已调整原有法律或重新立法规范。

央行报告:关注加密货币全球趋势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2024)》中,特别提及了全球加密货币的监管进展,并强调了香港在加密资产合规进程中的创新举措。这一报告不仅表明了中国对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关注,也反映了对香港监管模式的高度赞许。

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国监管机构正不断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香港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的创新举措,为全球加密货币市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让我们一起期待,加密货币市场在未来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